新周报在线看

原创  南昌起义的历史偶然与必然

1970-01-01 作者: 查看次数:次
导读

决定一生道路的艰难时刻

1910年3月,邓华出生于湖南郴州农村,12岁时,他看到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这八个字时,毅然决然对父亲说:“待在这个山冲里,没有出息。”恳求父亲送他去县城读书。

1922年秋,邓华来到离家80里路的郴州县城,就读于新华学校高小部。这所新华学校是美国教会创办的,校长和主要教师都是美国人。学校当局对学生的学业抓得很紧,但思想禁锢也很严格,他们禁止校内学生参加爱国游行活动。

一次,有一个同学在校园里跟同学开玩笑,正巧洋人从这里路过。洋人听不懂中国话,认定这个学生是在讥笑他,不容分说,将这名同学拉到校长办公室,用竹板打了几十大板,方才罢休。当时,邓华曾赶上前去,要找在场的中国老师辩解,也被洋人驱走。不平等条约给予中华民族的屈辱,深深刺痛了这个中国...

  • 本文剩余0字,您只有购买过该期杂志才能阅读全文。
  • 在线阅读价格:10点
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。侵权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