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周报在线看

原创  摩天大楼的“挣扎”:高楼崇拜背后的危机

1970-01-01 作者: 查看次数:次
导读

芝加哥:摩天大楼的故乡

说起摩天楼,很多人首先联想起的是纽约,但其实芝加哥才是被誉为“世界摩天大楼的故乡”,世界上最早的摩天大楼就诞生于芝加哥。

芝加哥的“高楼梦”来得很传奇。芝加哥曾有过一段充满烟雾和灰暗的时期,1871年当时的芝加哥全市遍布木屋,由于一头牛,踢翻了油灯从而引起火灾,这场火灾使得约6.5平方千米土地上的市区(包括商业区)建筑物几乎全部被烧光,约300人死亡、9万人无家可归,财物损失达2亿美元。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芝加哥大火。 

这场大火之后,芝加哥得到快速地重建并很快恢复了增长。在重建期间,该地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栋采用钢构架的摩天大楼,以此开始了芝加哥不断创新的城市建筑在世界范围的声誉,吹响了建设摩天都市的号角。

1893年,芝加哥主办了世界哥伦布博览会,获得极大的成功,共吸引到2750万游客前来参观。在此前三年,芝加哥大学也在该地创建。

而世界上这第一栋采用钢构架的摩天大楼叫作家庭保险大楼,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房屋建筑,由美国建筑师威廉·詹尼设计。整座建筑一共高42米,高达10层。大楼主要分成了两部分,最下面的6层采用了熟铁梁框架,顶部的四层使用了钢框架,使得墙壁不必承担整座建筑的压力,十层高也能够承受。后来,这座大楼又加盖了两层,高达55米。这种高度,在世界上除了塔形的建筑,没有任何建筑能够企及。

这座建筑存在了60年之久,直到了1931年,由于材料的老化才被拆除。在它的地址之上,又兴建了一座叫作菲尔德大厦的建筑。而在那个时候,美国的高楼大厦早已遍地都是,人们也已经习惯了钢筋水泥建筑的安全可靠。

 帝国大厦开启摩天大楼竞赛

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,夹在34大街与33大街之间的帝国大厦,落成于1931年5月1日,原高381米。20世纪50年代初加装天线后,它的高度上升至443.7米。

今天看,帝国大厦的高度似乎并不突出,但在它建成的时代,它毫无疑问是独领风骚的存在。帝国大厦仅凭410天建成的速度,就称得上是建筑史上的“奇迹”。

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兴建之前,帝国大厦一直是纽约市最高的建筑,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全球最高的建筑。

20世纪30年代,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,而华尔街的老板们却热衷于修建摩天大楼的竞赛。

帝国大厦的建造正是源自于两个老板的一次打赌。当时,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·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的大股东约翰·雅各布·拉斯科布展开竞争,要看谁能建造一座最高的大楼。

1928年,克莱斯勒大厦率先动工。两年后,大厦竣工,高度达到了320米,一共有77层。一时之间成为当地人的美谈。

于是,拉斯科布连忙找来著名的建筑师威廉·拉姆开始设计。经过16次修改,建筑师最终决定采用102层的铅笔形的造型建造一座摩天大楼。

1930年1月22日,项目开始动工;同年3月17日,开始建设大厦本体。最繁忙的时候,这里有超过3000名工人同时施工,工人大部分是欧洲移民。

尽管高空作业非常危险,但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,该项目创造了数千个就业机会。据官方统计,施工过程中共有5名工人身亡。

帝国大厦的建设速度是每星期建4层半,这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,显然是相当惊人的。1931年5月1日,帝国大厦正式落成,美国总统赫伯特·胡佛在首都华盛顿特区亲自按下电钮,点亮大厦灯光。

不过,由于经济环境和地理位置恶劣,很长一段时间内帝国大厦的空置率持续在50%左右,并一度被戏称为“空国大厦”。

作为旅游景点,1956年,四个大型旋转灯被安装到大厦顶部,被称为“自由之光”。20年后,帝国大厦迎来了第5000万名游客。同年,为了庆祝美国独立200周年,帝国大厦在晚间启用了彩色泛光灯,颜色为红色、白色、蓝色,这成为了后来非常流行的灯光组合颜色。

纽约客常说,没有到过帝国大厦观景台,不可能领略纽约的浪漫。

许多的电影里爱情故事在这里上演,让帝国大厦成为纽约最不容错过的爱情圣地之一。同时,它还被公众票选为“世界最浪漫的建筑之一”。

2001年“9·11”事件发生后,帝国大厦曾经短暂关闭,不久后,帝国大厦第86层的观景平台重新对公众开放,并对护栏进行了加固。观景平台位于大楼1050英尺处(约320米),从该处可看到纽约市的全貌。90多年过去了,在物业的精心打理下,这栋建筑并没有呈现贬值的态势。

20世纪初,企业争相建造摩天大楼以增加其知名度。纽约克莱斯勒大厦以77层、320米的高度曾短暂地在1930年享有世界最高建筑的美名,但这项桂冠很快就被拥有381米惊人高度、共102层的帝国大厦夺走了。帝国大厦稳坐世界高层建筑的王位长达41年,直到1972年才让位于417米高、110层的世贸中心。短短两年后,纽约市就丧失了坐拥世界最高建筑的尊荣,取而代之的是建起了442米高、110层的希尔斯大厦的芝加哥。

 亚洲大楼刷新纪录

新千年前后,摩天大楼的高度记录不断刷新,而刷新纪录的建筑,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亚洲。

1998年,吉隆坡石油双塔建成,高达452米,88层。建成这年,它从美国手中抢过“世界最高建筑”的称号,并打破了美国芝加哥希尔斯大楼保持了22年的最高纪录,成为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建筑。1999年,新鲜出炉的世界第一高楼就出现在了美国电影《偷天陷阱》中,因为电影在全世界热映,吉隆坡双子塔更加名声大噪。

吉隆坡本来就是旅游城市,而当时被称为“世界四小虎”的马来西亚,正是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,双子塔吸引了全世界游客,也让马来西亚的国家形象变得更加现代。

双子塔成为世界第一高楼,从此也开启了亚洲第一即世界第一高楼的序幕。

宝岛台湾建成的台北101大楼(2004年—2010年),第一次将全球摩天楼的高度提升到508米,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拥有世界第一高楼的头衔。

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,601米的麦加皇家钟塔饭店,600米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……更多更高的摩天大楼相继落成,世界摩天大楼排行榜上,位于亚洲的建筑越来越多。

摩天大楼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名片,也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风向标。所以许多城市对大楼高度的追求总是乐此不疲,不断有新的大楼刷新城市的天际线。比如位于深圳罗湖的地王大厦,总高度383.95米,建成时是亚洲第一高楼,可是截至2019年,在国内的排名就在10名之后了。

可见,摩天大楼高度的刷新有多快。

 沙漠中的世界之巅

对于很多首次踏进迪拜城的人而言,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,或许会颠覆他们对于伊斯兰国家的刻板印象。

哈利法塔始建于2004年,当地时间2010年1月4日晚,迪拜酋长穆罕默德·本·拉希德·阿勒马克图姆揭开被称为“世界第一高楼”的“迪拜塔”纪念碑上的帷幕,宣告这座建筑正式落成,并将其更名为“哈利法塔”。

该楼高度直到最后一刻才揭开面纱,这座高828米的超级摩天楼,领先上海中心大厦(632米)近200米,随着中国限高政策的实施以及沙特吉达塔(1007米)的无限期停工,意味着它将长期占据世界第一高楼的头衔。

站在哈利法塔第148层的At the Top观景台,面朝向北,映入眼帘的谢赫扎伊德大道笔直通向远方。这是迪拜主要的南北向交通动脉,马路两旁摩天大楼林立。在20世纪70年代,迪拜第一座摩天大楼——迪拜世界贸易中心(高149米)就从这里拔地而起,然后一栋接着一栋,矗立串联起钢筋水泥森林荫蔽下的“沙漠奇迹”。

在迪拜这个离沙漠不远的滨海城市,巧妙融合了阿拉伯传统建筑风格及现代设计理念的世界第一高楼,正如一条天国的阶梯,直插云霄。中东雄心勃勃的酋长们,正是要通过这挑战人类建筑科技极限的震撼地标,展现伊斯兰世界的新面貌。

如果恰巧听到黄昏时刻当地穆斯林信众从远处传来的阵阵祈祷声,真会让人隐约产生一种交错感:究竟身处的世界,是眼前的现代时尚、富庶繁华,还是如耳中所听,依然传统厚重、肃穆神秘?

有学者认为,在文化传播的维度,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。哈利法塔的建筑设计方来自美国,曾参与过包括纽约世贸中心1号大楼、南京紫峰大厦等摩天建筑的设计工作,其特色便是在设计过程中,融合建筑所在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。

迪拜哈利法塔的设计别出心裁,无论是建筑物的外部宏观设计,还是内部装潢风格,都散发着阿拉伯文化的气息。

从高空俯视哈利法塔的横截面,便会清晰地看到,这座人工奇迹的外形就如同中东地区极具特色的沙漠植物蜘蛛兰。与此同时,哈利法塔的外部塔形设计,还汲取了著名的伊拉克螺旋尖塔元素,地域特色十足。

建成之后,这里游客如织。世界第一高楼体现的任何伊斯兰元素,都足以产生巨大的文化传播效应,让人们对于阿联酋乃至伊斯兰世界,产生全新的、正面的观感。

哈利法塔不仅仅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,还是一座内部多样化运行的垂直城市。每天,都有超过1.2万人在哈利法塔内工作、居住和活动。身处这样一栋通天巨塔内,搭乘电梯的旅程本身就是独特的体验。电梯系统上行的速度高达每秒10米,忍受着耳朵因瞬间高度变化产生的不适的同时,往外看去,能见到直升机和候鸟在下方飞过。从地面升到第124层(共160多层),用时不过1分钟。

除了需要在美学领域满足迪拜的城市定位及阿拉伯文化传统,以哈利法塔为代表的超高楼最大的挑战,其实来自建筑技术领域。随着高度的递增,建筑物所面临的风力挑战会呈几何级增加。抗风能力及风负荷能力,成为超高层建筑能否成功投入使用的关键。

一言以蔽之,只有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、当今最前沿的建筑技术及融汇古今的美学功底,才能成就“人类第八大奇迹”。

海湾国家近年来掀起的摩天高楼开工潮,绝不仅仅是建筑领域的华山论剑;一座座通天入云的摩天大楼,也成为这些海湾“土豪”展示自身影响力及发展国家软实力的工具。


(参考资料:应琛,《410天建成纽约帝国大厦》;江澍,《“胜天半子”:沙漠中的世界之巅》;何任远,《欧洲的摩天城市,东边略胜西边》等。)

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。侵权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