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视剧的主角,年轻人的理想职业
警匪片是香港电影中经典的一款,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之后,警察越来越多地成为香港影视剧中的主角。
1982年上映的喜剧电影《最佳拍档》,讲述了一个警察与盗贼“联手破案”的离奇故事,以2604万港元的票房刷新港片票房纪录。成龙主演的《警察故事》系列,融武打、枪战、爱情于一体,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收获了一众粉丝。2002年上映的《无间道》以卧底为核心线索讲述警方与黑社会斗争的故事,被称为香港电影巅峰之作。2012年的《寒战》更是邀请了真实的前“飞虎队”队员参演。近年来热映香港大片也或多或少与香港警察有关,如《杀破狼》系列、《扫毒》系列、《窃听风云》系列、《澳门风云》系列、《追龙》系列,等等。
香港电视剧也大量拍摄警察题材。反映第一代持枪女警的《陀枪师姐》,反映刑事侦查的《刑事侦缉档案》,反映刑侦与鉴定工作的《鉴证实录》,反映劝降和心理工作的《谈判专家》等香港剧集,在引进内地后均成为当时的“爆款”。警察题材撑起了香港影视行业的一片天,激励了几代香港人,也使得内地民众加深了对香港警察的认知和认可。
如今,从警是许多香港年轻人的理想职业,街头常见写有“参加警察队伍,实现人生价值”的大幅招募广告。香港警察的职级序列为:警务处处长、警务处副处长、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、警务处助理处长、总警司、高级警司、警司、总督察、高级督察、督察、见习督察、警署警长、警长、高级警员、警员。警务人员的工资在当地公务员中较高。新入职的警员至少可拿2万余港元月薪,比同龄人平均月薪高逾30%。督察的起薪更佳,如果学历高、笔试成绩好,入职月薪可达4.2万港元。警察和家属可享受免费医疗,子女可获教育津贴。已婚并与未成年子女同住者可分配宿舍,租金约为月薪的7.5%。
当然,优于平均水平的报酬背后是异于常人的付出,甚至是生命危险。尽管如此,报考警察的人数持续处于高位。不少警察是香港城市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等香港知名高校毕业的大学生,其中不少人在大学主修金融、会计、法律等。一名年轻警察谈到入警初心时说:“相比于香港那些‘社会主流’行业,可能只有当警察,会同时带来丰厚收入和人生价值吧。”
一位香港警察学院副院长曾对记者说:“我在香港当警察已有31年,我20多岁入职的时候没什么理想,就是希望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。但31年下来,我对这个工作的感觉是,它已变成我渴望终生投入的事业。在精神层面上已经上升到热爱,发自内心的一种热爱。让我从头开始一次,我还是觉得当警察是一个很好的终身职业。”
香港的一张“金名片”
林郑月娥曾在致辞中表示,成立于1844年的香港警队经历无数挑战,已由171人的队伍发展至今天3万多人的专业纪律部队。香港的良好治安、警队的文明和专业,令香港成为举世公认的最安全的城市之一,成为她多年来推广香港时的一张“金名片”。
为打击警队和政府官员贪污,1974年2月,香港立法局通过《香港特派廉政专员公署条例》,廉政公署正式成立。1974年至1977年11月的反贪风暴中,260名警务人员被控涉嫌贪污,警队内的贪污泛滥现象被杜绝。
1974年,为对付国际恐怖分子、保护机场安全成立了“飞虎队”,亦称“特别任务连”,英文简称SDU。随着形势的变化,这支队伍的任务扩展到对付各类严重犯罪。队员们在训练中能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区分开目标靶和干扰靶,并准确中靶;能在60米以外击中面积只有5平方厘米的物体。他们百步穿杨的本事为“飞虎队”赢得了“神枪手特警队”的美名。平时,“飞虎队”不会应唤出动,只有匪徒持枪械作案时,他们才出马。
“飞虎队”是世界知名特警队,扬名于20世纪80年代。1984年1月31日,一群匪徒截住了一辆运钞车,抢走一箱日元和护卫员的枪后逃跑。警方得报后立即派人对罪犯进行围追堵截。虽经数度交火,但由于当时路人较多,场面混乱不堪,未能将罪犯绳之以法。在后来的1个月内,劫匪又多次作案。警方决定动用“飞虎队”。据一位队员回忆,当得知10年磨枪,终有用武一朝,队员们都很兴奋,并展开精心部署。2月5日凌晨,由数十名“飞虎队”队员和重案组探员组成的突击力量,将位于铜锣湾的匪徒藏匿大厦重重包围。“飞虎队”队员进入楼内,将匪徒住处的防盗门炸开,队员持冲锋枪进入屋内,与匪徒展开枪战,狙击手则在外围高处射击目标。4分钟后便平静下来,4名匪徒束手就擒。之后,“飞虎队”又于2月9日会同重案组查出大批私藏军火,包括手枪9支、霰弹长枪3支、子弹1500余发等。
2003年12月,“飞虎队”与“O记”采取联合行动,在凌晨时分强攻进入香港头号通缉犯季炳雄的贼窝,不费一枪一弹便将季炳雄及其手下拘捕。2011年9月,毒品调查科在屯门一带破获香港开埠以来最大宗的6亿港元可卡因案,“飞虎队”强攻进入现场拘捕4男2女。
“飞虎队”与1977年成立的机场特警队和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警察机动部队、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并称香港警队的四张“王牌”。
警察机动部队俗称“蓝帽子”,简称PTU,是一支专门对付暴乱的队伍,队员戴深蓝色“贝雷帽”,“飞虎队”即隶属于这支部队。“蓝帽子”曾进行过多次平暴制乱工作,如平息1982年球迷骚乱和1984年出租车司机罢驶骚乱。2014年成立的“速龙小队”也属于警察机动部队,主要责任为防暴、维持内部保安及清除路障等,在2019年的“修例风波”中多次崭露头角,屡屡被网友点赞。
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简称OCTB,俗称“O记”,是警方对付黑社会组织的部门,眼线广,卧底深。“三合会”是香港黑社会的泛称。
2019年6月以来的非法游行显然是“有组织罪案”。11月1日,“O记”队员根据线报突击搜查了湾仔坚拿道西一处住宅,搜出了188支汽油弹,其中包括一些半成品,还有一批助燃液体,包括汽油和松节水。还搜出5支伸缩警棍和两支胡椒喷雾,以及一批头盔、防毒面具等,当场拘捕1女4男。12月8日,“修例风波”以来首次检获真枪实弹即是“O记”的战果。
警察犯规怎么办?1974年,香港警队建立了投诉警察制度。任何个人或团体可对警察行为提出投诉,受理投诉的部门是警务处投诉警察课。由于该部门是警队内部机构,人们普遍认为它难以公正无私地应对所有投诉案件。政府又成立了投诉警察监督委员会,简称“监警会”,从外部来监督和控制投诉警察课的工作。起初,监警会由社会人士组成。2009年6月,随着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的《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条例》生效,监警会正式转为法定机构,正名为“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”。投诉警察课完成投诉调查后,会把“须汇报投诉”的调查报告提交监警会,确保公众对警务人员的投诉得到公平和公正处理。如果发现疑点,监警会将案件打回,要求投诉警察课澄清或提供更多资料。
据监警会原主席郭琳广2014年介绍,绝大多数投诉都是很轻微的,比如投诉警察没礼貌、说话大声等;过去5年,关于警察殴打的指控,没有一项获证明属实。
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,网络与科技犯罪持续上升。2015年,香港警务处成立了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。2016年4月,该科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,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颁发的认证证书,警队致力保障信息安全和加强保护数码证据的能力得到肯定。2018年12月,警队设立了“全东南亚执法机关首个‘网络靶场’”,警务人员可借此进行反黑客攻击训练等,进一步提升了警队应对网络和科技犯罪的能力。
高效的执法能力及制度保障,使香港整体治安情况日益改善。中国香港警务处也屡次被国际刑警组织誉为“亚洲最佳”的警务机构。
由于警队能够有效地控制罪案及维持社会稳定,中国香港在多个国际组织的研究中得到很高的排名。英国列格坦研究所发表的《2019年全球繁荣指数》报告中,中国香港在衡量地区与人身安全的“安全与保安”指标上名列第四位,且2009年以来一直保持在前五名。美国研究机构“世界正义工程”公布的《2019年法治指数》中,中国香港在“秩序与安全”指标上名列第四位。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10月发表的《全球竞争力报告》显示,在警务服务可靠程度方面,中国香港居第六名。可以说,在“修例风波”爆发之前,中国香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。
迈入历史新篇章
香港回归25年来,历年庆祝回归的升旗仪式都由香港警队负责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7月1日起,香港警队将由传统的港式步操,全面转为中式步操。
2021年,解放军驻港部队开始为香港五个纪律部队提供中式步操仪仗培训。从接受全中式步操训练,到以中式步操进行升旗礼,香港警队正迈入历史新篇章。
2021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举行升旗仪式,护旗方队首次以解放军队列入场。高帝权为护旗手,“从步操到队列,我们走出了十分有意义的一步。”高帝权说,“正步一小步,迈出的不仅是步伐,更加深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和国家情怀,每一步都更靠近祖国,每一步都更有归属感。”
香港警队退休总督察陆海豪说,“我觉得这个意义非常重大,因为很多年前我已经在想,为什么我们的纪律部队还是用英式的步操或者西式的步操呢,而没有一队是用中式步操。慢慢看到转变发生,《国旗法》、《国歌法》开始有了,《国安法》开始有了,我们开始看到这个转变了。”
三年来,除步操之外,香港警队已经开始各项革新。2019年,香港警队座右铭由“服务为本,精益求精”,更新为“忠诚勇毅,心系社会”。
1997年7月1日,香港回归祖国,“皇家香港警察”的名称成为历史,新时期的责任与“洋紫荆”徽号一同刻在了香港警察的警徽之上。
回归以来,警队见证了香港举世瞩目的发展,亦致力于令香港跻身世界上最安全和稳定的城市之列。在《世界竞争力报告书》中,香港警队的服务可靠程度节节攀升,高居前列。
2019年,“黑暴”事件将香港警察推向了冲突与压力的最前线,也使警队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。截至2019年底,共有551名警察在行动执勤期间受伤。面对挑战,警队团结一致,止暴制乱,守住了香港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屏障。
为进一步推动香港由乱转治、由治及兴,2020年6月30日,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正式通过了《香港国安法》,引航和保障香港在“爱国者治港”的原则下再出发。
同年7月1日,香港警务处增设国家安全处,以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。截至今年5月,香港警方根据国安法共拘捕了186人,其中115人被检控。
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,也是《香港国安法》实施第二年,香港警队以全新的面貌,见证着香港由乱转兴、开启新篇。
七一前夕,香港警队迎来了2005年以来的首次制服更新。机场特警、反恐特勤队及铁路应变部队分别换上了由内地特别定制的深蓝色、灰蓝色及浅灰色制服。
6月24日,警队新装备——国产装甲车“剑齿虎”首次出动巡逻。今年5月,6辆新型装甲车“剑齿虎”正式交付,取代服役逾10年的“锐武”装甲车。
作为香港警队第四代装甲车,“剑齿虎”不仅所有玻璃均可防弹,车胎亦能在中弹后继续行驶,保护性能大大增强。同时,全车装有催泪炮、声波驱散器及全方位的红外摄录系统,车身亦装配多个射击孔以提高反击能力。
最新亮相的,还有香港警队新购入的“加大码”战术巴士。新款车采用防爆玻璃及轮胎,将车窗改进为不透明效果,并于车顶设置多个监视镜头,大大增强了防御能力。此外,新车还另设紧急用途窗口,可发射催泪弹以配合行动需要。
装备持续升级,人员也不断更新。为应对人力缺口,香港警务处积极出招,吸引更多新鲜血液加入警队。
与此同时,警队招募标准也逐步放宽。2020年,香港警务处推出“有心不怕迟”、“不同的你”等多项策略,鼓励30岁或以上人士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士加入警队。
2022年4月,警务处再度放宽限制,取消警员、见习督察及辅警警员必须在港居住7年或以上的入职规定,仅要求投考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。这意味着,在香港出生但长居内地的“双非”人士,也可以加入警队。
“忠诚勇毅 心系社会”——在新口号的指引下,香港警队进一步扩大社会服务。在招募日上,家庭冲突及性暴力政策组和失踪人口调查组首次向市民公开。
警队精神,代际传承。回归25周年,香港社会开启新篇,香港警队亦以崭新的面貌,面向未来。
(参考资料:发财金刚,《香港警察为何要学山东话》;田亮,《警队,香港的“金名片”》;吴传忠,《我在香港当警察》;苏涛,《香港警察故事——枭雄 干探 卧底》;《7月1日开始,香港警察不再说“Yes,Sir”》;《全面转中式步操、人员扩招、装备升级,香港警队展现新面貌》;《每一步都更靠近祖国!7月1日香港警队全面转用解放军队列!》等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