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9年5月4日,农历四月初五,是个星期天。北京城里春意盎然、花红柳绿。
《鲁迅日记》记录,这天的天气是“昙”,即多云,这样的天气,无疑正是赏花或者郊游的好时节。
此时的北京城,有很多好去处,比如天安门。
天安门从前是皇家禁地,戒备森严,平民百姓不允许进入,官员进入也必须下马步行。但民国伊始,禁锢瓦解,旁边还开辟出北京的第一个公园——中央公园(现在的中山公园)。
为了方便北京城东西的交通,此时的天安门广场还经过一系列改造,不仅比别处宽阔,还往来自如,成了市民出游聚会的地方。
可是,这一天,人们却没有心情游玩,大家都感到:有大事!
下午1点钟,天安门广场不停地有一大队一大队的学生拥来。人人举着小旗,喊着口号。而且,每到一批学生,先来的学生就鼓掌欢迎,后到的学生则挥动旗子致意。
到下午1点多,天安门金水桥边已经聚集了学生2000多名,竖起大小白旗数十面,写的都是“反对列强,惩办卖国贼”之类的口号。其中,最显眼的一幅,血书了四个大字:“还我青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