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善政:最称职副手?
2019年12月20日晚间,首场,也是唯一的一场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副手电视政见发表会举行,民进党赖清德、国民党张善政、亲民党余湘同台交锋,炮火四射。
发布会结束后,至于就个别候选人表现,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温伟群表示,由于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个人特质强、表达政见较不清楚,张善政充分补强韩国瑜,完整、广泛且扎实地谈论政见,相信若诉求中产阶级选民,有“去草包化”的效果,虽然张善政谨慎看稿发言、热情火力不如韩国瑜强,但堪为称职副手。
韩国瑜在向外界报告搭配副手人选前,人选一度被锁定在朱立伦、张善政和周锡玮之间。记者采访的时候,韩国瑜一句绝对头发要比他多,使张善政呼之欲出。有台媒认定,副手就是张善政。
2019年11月20日,早已宣布弃选2020的台“立法机构”前负责人王金平爆料,说张善政不是韩国瑜第一时间找的副手,只是他和朱立伦的“备胎”。对此,张善政并不以为然,认为只要能够帮韩国瑜加分,帮他选上,才是最后的目标。那么,张善政对韩国瑜有多少加分作用?
一度蓝军最期望能和韩国瑜搭档的是朱立伦。曾经有民调显示,朱立伦搭档韩国瑜民调能有显著的提升。于是,“韩朱配”被基层期待。国民党中壮派代表江启臣还专门提出倡议要求“韩朱配”。
无奈朱立伦方面始终没有点头,被记者问及,都说助选坚决不缺席,但绝对不考虑个人位置。朱有朱自己的政治生涯考虑,他比韩国瑜年轻,当然也不免有对未来的打算,所以婉拒做国瑜的副手,在其个人的政治生涯规划中,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。
从韩国瑜角度,似乎也没有积极推进的意愿,因为只听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。朱立伦方面甚至表示,如果韩找朱来沟通的话,朱会婉拒。其实,言下之意,是韩其实没有来找朱。
但韩朱之间的配合还是比较默契的。比如在人事方面,朱立伦任新北市市长期间的副市长李四川,后来担任高雄市副市长。而被视为朱立伦子弟兵的新北议员叶元之,也已担任韩国瑜的发言人。
“韩朱配”看来只是蓝军基层的善意想象,毕竟两人都曾是不同时期的“蓝军共主”,也有着不同的政治发展轨迹。一山不容二虎,某种程度,一山也不必浪费二虎。
张善政本是科技界人士,受其父影响,认为念理工的没有必要加入任何政党,所以他一直无党无派。但内在,还是比较亲蓝。他曾担任Google有限公司亚洲硬件营运总监。后来加入“马英九政府”,一直担任科技部门主管。一直到成为“马英九政府”期间最后一任“行政院长”。
张善政在“行政院长”任上虽然只有短短109天,但因为施政处理得宜,民调显示他是“马政府”任内施政满意度最高、不满意度最低的“行政院长”。等到来年票选最有希望与蔡英文一争高下的政治人物中,张善政也一度是最具竞争力的人选之一。直到去年九合一,韩国瑜声名鹊起,一跃成为国民党最大明星,成为蓝军新共主,张善政才相对被边缘化。
张善政退职后,在花莲寿丰乡购买了一块一甲大的农地和一间农舍,以务农为生,但毕竟不忘政治,去年九合一,他担任丁守中的竞选总部主委兼顾问。选举一结束,张就表达了要参加2020选举的念头。2019年2月20日,张善政宣布要以无党籍身份参选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,但社会反响不大,考虑到联署等因素,最后张善政在国民党正式提名韩国瑜代表参选2020后,放弃参选,出任韩国瑜竞选政策总顾问。
韩张两人彼此“英雄惜英雄”,一路走来,张善政时刻为韩国瑜补强施政论述,成为了韩国瑜的“最佳拍档”,鞍前马后为韩国瑜拼选举。张具备科技长才,行政经历也丰富。确实能很好地弥补韩国瑜政策方面不足。民调显示,韩团队提出的很多政策都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同,这与张善政主持的政策团队密不可分。
张善政的父亲张同文是天津人,张和韩国瑜一样是外省人,在台湾族群意识还比较突出的社会里进行选举,是由两个外省人搭档的话,其实很难成功。蓝军的意见领袖赵少康就多次公开呼吁,韩国瑜其实更应该找一位南部女性做副手。
被视为成功的副手,其实都是沉默寡言几乎听不到其声音的。副手的意义也就存在于宣布的那一天。如吕秀莲所言,当选之后的四年只能是“深宫怨妇”。从这个意义,副手能给参选人最大的加分,也就是其个人社会形象所谓惊喜不惊喜上了。
当然,这次选举中,副手还兼具一个特别的意义,便是蓝绿在初选过程中都发生了内部分裂的问题,所以,蔡英文方面最后选择与赖清德搭配来整合,而蓝军方面,则希望“韩朱配”。朱代表着是知识蓝精英蓝,是韩国瑜的支持者中恰恰最缺乏的这一块。张善政学经背景与朱立伦类似,但张毕竟不是国民党员,简而言之,不是张善政造成了国民党的分裂,同样,也不可能由张善政带来蓝军的整合。
但张善政的好处是,他是很厚道的人,为人踏实诚恳。与韩国瑜高调毫无约束的做派恰好形成互补。张在中间选民中有比较良好的印象,也能弥补到韩国瑜的不足。更重要的是,经过这段时间两人的合作,相信彼此互信度比较高,也形成相应的默契度。
光芒盖过蔡英文,却无奈“团结”
赖清德其实是3名“副手”中最有“政治”能力的,政见发表会上虽然表达不见得通盘顺畅,但部分地方是即席发挥,态度从容、自信程度高,他在政见发表会上的最大贡献,是将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阐述得更清楚,甚至比蔡英文讲得更好。也许表现过好,光芒恐怕盖过蔡,虽然赖清德数度特意提起蔡英文,但似乎比蔡英文更有领导人相。
2019年11月17日蔡英文在台北竞选总部召开记者会,“英德配”初次亮相,蔡英文的笑逐颜开与赖清德的不苟言笑,当时场面就十分耐人寻味。
作为蔡英文的副手,赖清德盛传已久,却是“千呼万唤始出来”。在台选务机关受理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登记的前一天,“英德配”才终于成军。
蔡英文与赖清德在民进党党内初选时曾激烈厮杀,在外界眼中,二人一度不和,这一点从二人的互动就能看出一二。蔡英文赴高雄为选举造势时,台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与其副手陈其迈、“立委”管碧玲等人陪同,一行人一同上台时,蔡英文左边的苏贞昌笑容满面,右边的赖清德则一脸严肃。
2019年的赖清德,经历十分戏剧化。3月18日,民进党刚刚开放2020党内初选登记的第一天,在党内拥有高支持度的赖清德就第一个前往登记参选,被外界视为突袭,冲击拼连任的蔡英文。
此后的初选过程,蔡赖两人杀得刀刀见骨。蔡英文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,一边打拖延战,一边不断更改初选规则,对赖清德展开全面的围剿和进攻。
在缠斗了86天后,赖清德全面溃败,蔡英文初选民调大胜赖清德8.2个百分点。全程围观的台北市长柯文哲说,赖清德好可怜哦,被做掉了……
赖清德以这样的结局收场,五个月后,却又跟蔡英文“团结”在了一起,其中的“心酸”,恐怕不足为外人道也。
外界纷纷猜测双方是否存在妥协条件,国民党“大选”参选人韩国瑜阵营表示,蔡英文为力求选票集中,因此才向“独派”妥协,邀请赖清德当副手。此外,蔡英文一直打出“恐中牌”也是为了选举在向“独派”示好。
但2020这一局,赖清德真有为蔡英文加分吗?身为“独派金孙”的赖清德、高调叫嚣自己是“务实台独工作者”的赖清德,在稳定了“独派”票的同时,却吓跑了中间选民。
最亮眼、格局大的“素人”余湘
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作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最后一战,原本,外界对于他的副手是谁,并没有多大的期待,但当余湘女士亮相之后,外界的观感迅速改变。
余湘,台东后山人,在台湾从事广告行业40多年,从广告公司的总机接线员开始,一路升到广告公司总经理,再成为联广传播集团的董事长。余湘是台湾唯一将广告公司推上市的传奇人物,被封为台湾“广告教母”。
原本,余湘认为宋楚瑜这场选战必败无疑,但她被宋楚瑜提出的“十大政见”打动。她认为,如果这些政见能够落实推动,能立刻改善两岸关系,终结蓝绿对立。余湘强调:“我们是台湾人,也是中国人,只要我们把话讲清楚,把观念弄明白,两岸就能和平相处,蓝绿就能合作,只要两岸和平相处,蓝绿不再恶斗,台湾经济就能繁荣发展,人民就能安居乐业。”
国民党副秘书长蔡正元是余湘的好友,两人认识超过15年。蔡正元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这位号称“打工皇帝”的女企业家的欣赏:“余湘身上充满着励志的故事,她从社会底层走到了中产阶级的顶端,代表着一个社会流动的典范。作为一个专业经理人,她在台湾企业各界行善、广交好友,她行善的足迹遍布台湾全岛,在演艺界更是如此。这一份力量,只要她愿意号召,不容小觑。”
余湘的魅力,蔡正元也难挡,他笑称,“要不是我是国民党籍的党干部,我也乐意投她一票,不是因为想投给宋楚瑜,是想投给余湘。”
在12月20日的副手电视政见发表会上,国、民两党两位参选人张善政与赖清德都是前行政机构负责人,你来我往,互相攻诘。而作为政治素人的余湘被晾在一边,略显尴尬。
余湘在政见会上突然脱稿演出,直言“反渗透法”法案争议性这么大、完全没有准备周全,是一个撕裂人民情感的法案。被问到自己的表现如何?余湘表示,不知如何替自己评分,就交由外界决定。
余湘的表现让蔡正元大赞,认为“余湘的格局把张善政、赖清德抛在后头”。
从“备位元首”进阶“下任接班人”
在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“大选”中,国民党、亲民党、民进党三党,这三党候选人有二党“一男一女”搭配,显然是考量了性别平衡、专长领域以及行政经验等因素。在台湾政治选举中,副领导人的人选为何如此受到关注?副手在整个选举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?
台湾从1996年起,实行直选、普选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,即台湾民众可不经“国民大会”推选、有了自由登记参加“大选”的权利,最高领导人的选举权也不再由“国民大会代表”垄断,而是移到台湾人民手中,可一人一票选出心目中的领导人。
1988年蒋经国过世后,台湾的蒋氏政权正式宣告终结,按照相关规定,该由出身本土籍的副领导人李登辉继任领导人,但因国民党内派系山头林立,外省籍的势力如蒋宋美龄、李焕、郝柏村等“非主流派”,积极排挤主张改革的李登辉“主流派”,甚至发动“二月政争”欲逼退李登辉,最后在当时国民党秘书长宋楚瑜积极拥护之下,李登辉成功击败李焕、郝柏村等“非主流派”,顺利执掌台湾的党、政、军大权于一身长达12年之久,也开创台湾政治史中副领导人“成功上位”而非过渡人物的先例。
事成之后,李登辉对宋楚瑜相当感激,不仅先安排宋出任台湾省主席一职,更在后来省长选举时鼎力相助,甚至有传闻二人“情同父子”,李已准备让宋楚瑜“接班”的风声。然而,李、宋二人因理念渐渐分歧,以及李忧心宋在台湾省长任内政声极佳,恐有“功高盖主”之嫌,于是二人渐行渐远。
到1997年,李登辉宣布冻结台湾省政府,宋楚瑜成为第一任、也是最后一任的台湾省长,眼看无法再选台湾省长,李也没任命宋组阁担任“行政院长”,政治生命有中断之虞;李又刻意扶植时任副领导人的连战为接班人,宋楚瑜则不愿在2000年“大选”中屈居连战的副手,在出任台湾最高领导人基本无望的情况下,宋楚瑜愤而脱离国民党,自立门户,与国民党在“大选”中打对台,最终导致民进党的陈水扁渔翁得利,导致台湾首次的政党轮替。
从李登辉继任台湾领导人、宋楚瑜脱党出走的例子来看,台湾领导人的“副手”除了具有“备位元首”的性质,还有培养为下任接班人的意味。
选择搭档的诸多考量
不过,与陈水扁搭档参选2000年“大选”的吕秀莲又是另一种光景。
首先,陈水扁在2000年“大选”中胜出时正值50岁的壮年。其次,陈水扁与吕秀莲在民进党内属于不同派系,两人搭档参选是党内派系斗争妥协的结果,陈水扁肯定希望自己派系的人接班,而不会属意吕秀莲。第三,吕秀莲长期致力于两性平权运动,当她担任首位台湾“大选”参选人的女性副手,对女权运动也有积极正面的鼓舞。
出人意料的是,陈水扁只希望吕当好“备位元首”,并未给予吕秀莲太多权力,吕不甘自己像个摆设,公开对媒体抱怨称,副领导人身份与职权遭漠视,简直像装聋作哑、被打入冷宫的“深宫怨妇”。
吕秀莲的遭遇,除了彰显女性在当时台湾的政坛中仍然是个配角,副手仿佛也只是选举时吸引选民的吉祥物,选后马上被打入冷宫、投闲置散。故深谙此道的政治人物,对担任副手的意愿并不踊跃。
除了民进党的“陈吕配”组合,国民党的“连萧配”(连战、萧万长)、无党籍的“宋张配”(宋楚瑜、张昭雄)也各有主要的争取票群。连战选择萧万长担任副手,是因为萧是台湾本省籍背景,与出身外省(陕西省西安市)的连战形成互补;具有台湾“经济部长”、“经建会主委”等具财经专业的资历;也曾任“陆委会”主委,对大陆事务熟悉;亦曾出任“行政院长”,具备跨“部会”的沟通协调能力,可说是当时国民党内非常适合的人选。
宋楚瑜当时的副手张昭雄,是台湾高雄市出身,与出身湖南省湘潭市的宋楚瑜形成省籍互补。其次,张昭雄与已故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的关系密切,而王多次公开批判陈水扁的大陆政策,宋若找张搭档,不仅能与大陆维持良好关系,还能获得王永庆大力支持。
由此得知,2000年“大选”时,除平衡性别、专业背景辅助、行政经验资历、人脉关系等因素,省籍背景也成为担任副手的考察条件。
另外,挑选副手人选,和世界乃至台湾的经济形势也息息相关。陈水扁第二任期,台湾经济受世界金融海啸拖累表现不佳、欲振乏力,再加上陈水扁及其亲信爆发一连串的贪腐案件,违法滥权、政治酬庸不计其数,2007年又爆发施明德领导的“红衫军”运动,要求陈水扁辞职下台的街头抗争。
曾任台湾法务部门负责人,国民党的政治明星、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随即用“清廉公正”的形象,更以具有长期从事经济事务的萧万长为副手,以挽救台湾经济的“财经内阁”为号召,投入2008年台湾“大选”。
当时民进党的谢长廷以苏贞昌为副手,但苏并无任何财政、经济专业的背景,在台湾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并无“加分”作用。“马萧配”的相得益彰,顺利击败丧失民心、内忧外患不断的民进党“谢苏配”,国民党在2008年重返执政,完成台湾第二次的政党轮替。
台湾从直选领导人起,副领导人(副手)不仅担任“备位元首”的角色,更要考虑与领导人的性别平衡(一男一女搭配);拥有正主不具备的专业背景以形成互补与辅助;并且还要有民意代表的资历或在行政部门的历练;或是拥有特殊的政策取向。
然而,副手再怎么亮眼,终究只是副手,而不是主角,在选举中仅仅是“加分”吸引选票,在胜选后也仅是辅佐功能,经常隐居幕后不为人知,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。
(参考资料: 许亿,《韩国瑜选择张善政做副手是一张好牌吗》;《台湾2020“大选”三副手,谁能给候选人加分?》;许陈品,《台湾的副手政治学,多少人只是摆设》;《学者点评政见会:张善政助韩“去草包化” 赖清德光芒盖小英》《2020副手唯一一场电视政见会登场:张善政出招 赖清德中计》等)